“經師易求,人師難得!边@是《北周書·盧誕傳》中對教師角色的一則論述。教師不是一般的“教書匠”,應當既做“經師”,又做“人師”。唐代韓愈把教師的職責精辟地概括為“傳道、授業(yè)、解惑”三個方面。傳道分為傳授科學之道和做人之道,因此,教師必須既教書又育人。在教與學的過程中,教學興趣的把握是最主要的。所謂興趣,是指個體以特定的事物、活動及人為對象所產生的積極的和帶有傾向性、選擇性的態(tài)度和情緒。我國教育的先知孔子早就指出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!苯鸸P作文把這點作為教學理念,真正運用到實際教學中。
1、以自身因素激發(fā)興趣。
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沒有興趣的課堂是一潭死水,孩子們是魚,如果水是死的,那么魚還能活起來嗎?
老師應該認真?zhèn)湔n,制造興奮點,用淵博的知識和獨特人格魅力吸引學生。真心博愛每一個孩子,多多賞識每一個孩子,讓學生在金筆作文課堂體會到快樂、自信、成長、成功、奮發(fā)圖強、積極向上的氛圍。課堂上讓孩子適時處于興奮狀態(tài)。無疑,這樣的課堂,孩子你攆都攆不走。因此,我們老師要注意設置課程的吸引力,要讓孩子們主動喜歡學習金筆作文課,而不是被動來上課。那么到底該如何做呢?
首先,老師本身要盡量幽默。包括你的語言、行為表情。你在講臺前一站,讓孩子們就喜歡,覺得跟你在一起是件很快樂的事情。學會讓自己輕松些,說話講究一些幽默的藝術。正話反說,或者是喜歡調侃自己,拿自己開涮。不要總是板著臉,把自己陽光輕松樂觀的一面展示給孩子。進而影響孩子,讓孩子們具有陽光向上的性格。
幽默,對老師自身的要求很高,不論是本身幽默,還是嚴謹的老師,都應有點幽默感。只有懂得幽默,才能帶出一幫幽默的學生,上課時,歡聲陣陣,笑意襲人。因此老師要有意識培養(yǎng)自我幽默性。
幽默的老師,完全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地步,孩子的每一句話,只要老師反應敏捷,皆能換來會心一笑。有次上課時,我的孩子說他發(fā)現一件奇怪的百字新事,在牛身上發(fā)現了羊毛,我微笑著說這是披著羊皮的牛。下面孩子歡聲一陣,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;再比如上百字新事課,找有意義素材,有個孩子說“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!焙髞黻懤m(xù)有孩子站起來回答百字新事,而有個別同學找不到,大家異口同聲地說“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!边@就是老師營造了具備幽默性的課堂,帶出了幽默的孩子,大家一起讓生活和學習充滿幽默。每次放學,總是有學生圍繞在我周圍,不肯離開,這就是快樂課堂的作用。
其次,在課堂設計上,盡量選取幽默輕松的例子,讓孩子愿意聽,營造一個其樂融融的氛圍,老師自己也會陶醉其中。不然,老師會視上課為一種痛苦,面對學生就像仇家見面,久之,就對教師這份職業(yè)失去了興趣。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公立學校的老師如兇神惡煞,就是因為開始沒有營造讓學生感興趣的課堂,久而久之,作繭自縛。而快樂成功,老師往往會視上課為一種享受,為什么?因為幽默快樂,成就了他的課堂,造就了他的學生,讓教師之路越走越長。
再次,課堂要有新穎性。無論是課堂形式還是課堂內容都要創(chuàng)新,每個課堂環(huán)節(jié),都要花樣倍出,讓孩子感覺不一樣。如講“有話慢慢說”,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老掉牙的老奶奶,讓他們想象一個說話慢吞吞的老奶奶,這樣孩子的語言就慢了下來,寫具體時別丟環(huán)節(jié),這樣句子和段落就完整具體了。
最后,老師在實際課堂上,多說一些學生們喜歡的話題,制造快樂氛圍。各位老師在考慮到課堂的興趣,同時,也要考慮到自己的個性。不要人云亦云,不能邯鄲學步。要根據自己的特點來設計課堂,找出突破口,用個人魅力征服學員。善于表演的人,在肢體語言上下功夫;善于演說的人,就在嘴上下功夫;善于思考的人,在大腦智慧上下功夫。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用心設計課堂內容,用心耕耘。就會讓學生快樂而來,快樂而歸。
2、“動之以情”法
教學的對象是人,人是有情感的。教育心理學認為: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。一個教師對教育工作和學生真正熱愛,學生就容易受感動,產生肯定的情感反應,并且樂于向教師談及自己的問題和接受教師的教導。教師不能干巴巴說教,更不能板著面孔訓人,否則就會把道理講虛,把思想搞僵,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。只有以誠相待,以情感人,做學生的良師益友,通過各種渠道,了解、掌握學生的生理、心理特點,正確對待他們的優(yōu)點、缺點,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位置上思考問題,才能激起感情的共鳴,引起思想的共振,從而打開學生的心扉。
教師要做“有心人”,善于觀察,善于發(fā)現。如學生課上情緒、課堂問答、課外作業(yè)、測驗成績、課外生活等等,只有真正摸清了學生的思想脈搏,才能從實際出發(fā),采取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解決問題,收到良好的效果。教師處在“教”的位置上,但在人格上應該視學生以平等、民主,切忌以上壓下,以大壓小。要真心地和他們交朋友,在民主的氣氛中探討做人的真諦和學習的有效方法,幫助他們解決思想上存在的疑慮,解決學業(yè)上遇到的難題。當他們取得成績時,和他們共享喜悅;當他們遇到挫折或犯了錯誤時,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,找出糾正的辦法。只有這樣,才能創(chuàng)造一個良好的情感環(huán)境,使學生愉快學。
金筆作文的老師更要做到這一點,作文就是表情達意,沒有豐富細膩的情感是不能教好作文這一學科的。而這種情感不是矯揉造作,而是由內而發(fā)。只有這樣才能情到深處,娓娓道來。也只有這樣,才能真正感染學生感動學生,達到真正教書育人的目的。
3、巧妙利用作文批語。
好的作文批語,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。對學生作文,尤其是對視寫作為畏途的學生的作文,教師應盡量肯定,以保護其寫作熱情,調動其寫作積極性,進而引發(fā)其寫作內驅力持久不衰。哪些批語受學生的歡迎呢?
一是鼓勵表揚性的評語。對其作文成績的進步點進行客觀地點評。
二是個性鮮明、生動有趣的批語。這類批語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和作文本身的不同特點去寫,往往形式多樣、生動活潑、耐人尋味。一位學生在文中描寫的內容沒有新意,文章干澀沒有內涵,對于這樣的學生,老師給她的評語是:“xx,你就像一位快樂的小天使,文章雖然簡短,但是我卻在你的文字中看出,你是一位極其具有愛心的孩子,小青蛙受了傷,但你卻為它傷心并給它上藥……但是老師特別想知道,當時你看見受傷的小青蛙你是怎么想的,你給它上藥它會痛不……(老師提出若干個問題進行追問,讓學生進行思考)老師覺得這將是一篇難得的佳作,老師很期待你修改后的大作啊!別著急,你可以先修改,有不會的問老師,我來幫你指導一下,爭取讓它發(fā)表!”一個學期后,她的作文就有了很大的提升。
批語同樣也有大忌:一忌“道德評價標準”過重的批語,那種認為思想“紅”,作文就越好,得分才會高的做法,會導致學生作文的雷同化、單一化,無新意可言,同時也背離了讓學生“學會生存,學會發(fā)展”的教育宗旨。社會本身紛紜復雜,有美麗與丑惡,有誠信與奸滑,有高尚與卑鄙……如果我們如此這般,學生只見陽光,不見黑暗。長此以往,將來涉足社會,就會無法生活,無所適從。作文即做人,如果學生作文時說假話、空話,不去揭露生活中的丑陋,不去反思成長中的過失,不去表白內心的傷感,不去揭示人性的弱點,往往不利于培養(yǎng)學生敢于質疑、勇于批判的思維品質和堅強的意志品質。
二忌“形式”過嚴,作文貴在創(chuàng)“新”,如果拿固定的“模式”去套學生的作文,會使學生如林黛玉初進大觀園般“不敢多說一句話,不敢多走步路”,人為地抑制了學生情感奔涌的布局,何談張揚個性?
“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”。教師這個職業(yè)要求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,更要肩負起為國家為民族教育學生的職責。“師者,傳道授業(yè)解惑也”!作為金筆作文教師,我們要勇于扛起這份重任,因為我們肩負著無數家庭的期望,肩負著國家、民族明天的期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