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解句子是理解課文的基礎,中年級學生在這方面,學過一些方法,但往往學了還不能靈活運用,獨立的理解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,有時碰到一個句子不知從何著手。在教學中,要注意從學生的認知規(guī)律出發(fā),扎扎實實地進行學法指導,切實提高學生理解句子的能力。
教會基本方法,理解句子意思要先理解一個句子的意思。學生首先應在文中找到這個句子讀一讀,把句子讀通,這是最基本的方法。比較簡單的句子通過讀就能理解意思了。但是有些句子不是一讀就能明白它的意思,在教學中一般運用以下幾種方法來引導學生理解句子。
第一,聯(lián)系上下文讀讀、想想來理解。
有些句子單獨理解較難明白,如果聯(lián)系上下文就易理解了
第二,通過演示動作來理解。
有的句子中有一個或幾個連續(xù)動作的,教師可邊讀句子邊做動作幫助學生理解。
第三,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來理解。
課文中有些句子,如寫景寫場面的,一般可以通過想象,聯(lián)系生活中、電影電視中看到過的情景去理解。
第四,運用課文插圖來理解。
不少句子內容是課文插圖上有的,那就充分利用圖畫去理解。
第五,引導理解關鍵詞來理解。
學生不理解句子的意思,經常是因為句子中有不理解的字、詞。有時句子中并沒有什么新詞,而是因為句子中用了這個詞的引申義或這個詞處在特定的語言環(huán)境中有其特定的意思。這時,理解這個詞語就成為正確理解句子的關鍵。那么,我們就要從關鍵字詞入手,有時甚至要“咬文嚼字”地下工夫。
三年級主要是通過讀句子說說、聯(lián)系上下文說說、學習提問題、體會標點符號的作用、先回答問題再說說、學習比喻句、想想句子之間的關系、分析句子結構等方法來理解句子。那么,這些學法的指導一定要落在實處。盡管有的方法平時也一直在用,但學到了就應該重點地加以訓練,一步步加以規(guī)范,才會有切實的效果。
更多實用閱讀教學方法,請參考《朗程閱讀》。